如何在不折腾孩子的情况下提高他/她的专注力?
添加时间:2019-07-25 15:45:29 作者:wbseo 点击数:

如何在不折腾孩子的情况下提高他/她的专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大波儿孩子马上要开始入园/入学了,欣喜于孩子成长的同时,可能也会有很多家长开始各种焦虑,因为孩子要开始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不确定的学习生活。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的视频,里面谈到一个问题,估计很多原本不焦虑的家长都要开始“坐不住”了,对,说的就是孩子“坐不住”的问题。
 
不难理解这位老师的苦衷,“坐都坐不住”,想要吸收到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想必就更难了。上课没学明白,作业不会做,下节课更听不懂……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坐不住”又是个太常见的事,光是我们公号,就接到过大家的不少问询:
这篇文章里,就给大家拎了不少干货出来——
孩子专注力时间公式:专注学习的时间=生理年龄+1。
表面都是“不专注”,但原因各有不同(如果成人忙于寻求一个解决方案,但是不花心思观察或者思考孩子行为背后到底有什么需求的话,恐怕这个行为是没法纠正的)。
“做小动作”可能会让一些孩子更专注。
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专注密码”,父母要找到发现的钥匙!
而最近小马君欣喜地告诉我,他又看到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资料。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的专注力研究发现,婴儿的专注时长和陪伴Ta的成人的专注时长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也是首次从成人专注能力的角度去分析孩子的专注力。
 
这对孩子年龄尚小的家长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不用使劲摆弄孩子,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而对于已经进入学龄的孩子来说,也同样有借鉴意义——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些事,能让孩子的专注力不会更糟了吧!
很多西方研究都发现孩子早期的专注时间可以很好地预测他在未来认知领域的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孩子的专注时间的呢?
大部分西方心理学家都认为,专注能力是天生的,后天的技能训练可能会改善一些孩子的专注行为,但不管怎么说,一直以来,西方还是把专注能力归为人的一项与生俱来的特质。
所以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位华人教授Chen Yu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一个结论非常不一样的研究。
这次他没有专注于技能训练,研究是从一个社会互动的维度上展开的,他想知道成人与孩子互动时,成人的专注力表现是否可能影响到孩子呢?
这个维度大概还是第一次有人做,也算是零的突破了。
这给专注力研究提出一个全新的思路,如果研究结果呈正相关,那么,提高孩子专注力可能不能只专注于孩子本身技能的训练,而更应该从改善陪伴他的成人的行为开始。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分别在婴儿和成人的头部绑了穿戴式的摄像头,研究者通过第一视角记录他们的眼球变化,并且测算成人和孩子的专注时间。
就是这样:
 
结果真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发现:
1、戏精大人太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有很多父母太过于拼命地表现自己了。实验捕捉到的,是他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所学所得,“炫耀”他们认为正确的养育技巧,比如拿个玩具在孩子面前不停地晃,展示给他们怎么玩,不停试图和孩子说话,告诉他这个是什么颜色,并且急切想要得到孩子的反馈。
可是很遗憾,研究者从摄像头中很明显地看到其实孩子压根不想理,并且眼睛已经朝向了天花板,根本就没有在专注看大人的表演。
过度的戏精只会降低孩子的专注时长,属于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实验进行中时,从家长的视角看孩子,和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家长,分别展示了孩子/大人眼睛的关注点。
2、让孩子自主探索,并且家长自己很专注,孩子自然会增加专注时长
这部分家长一开始只是观察,并且耐心等待。当孩子在四处张望的时候,他们并没发出任何提示,一直等到孩子自己开始探索桌面上的玩具,家长才逐渐开始拓展与孩子的交流。
比如他们会说一说这个玩具的名字,或者与孩子一起探索玩具。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孩子对玩具失去兴趣,而成人依然专注看着玩具,那么这时奇迹就会发生——孩子会重新继续看这个玩具。
研究惊喜地发现:
在与孩子互动时,成人自己专注度高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是其他组的4倍。
3、如果成人的眼神缥缈或者中途看手机,那么孩子几乎1秒都专注不起来
实验中还发现,如果成人在实验中态度敷衍,比如一般在家长里最常见的,陪孩子时眼睛还不离手机,那孩子几乎全程都会四处张望,很少会把视线集中在玩具本身。
Chen Yu 教授对实验结果非常兴奋,对此我非常能够理解,因为其实这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路:
成人不应该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的问题,并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去培养所谓的“专注力”,而是应该首先抽出身,看看自己与孩子的互动质量,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专注”。
这种专注并不需要你扮演高调的戏精或者唠叨个不停,而是要静静地保护孩子的专注,在他想要放弃时,你依然对他的活动抱有兴趣。你的态度,才是孩子是否能专注的关键。
很多教育专家一直说,不要提“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事实上,专注力可能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拜托了常爸的动画团队把“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这部分硬核干货做成了条漫的形式,方便大家保存,并时常提醒自己——对于大人来说,能做的最好的保护方式应该就是这样“三不”:
不主导、不打扰、不控制。
 
你家孩子的专注力好吗?你有没有做过什么破坏他专注力的事情呢?对于专注力,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